整理書櫃時翻起了如城牆般保衛我書房的手抄筆記本,
一頁頁細看,讓人肅然起敬的[語言與邏輯],
時至今日 還是很讓人欽佩的一個學門。
是我大三時期 重要的大課,治療大學生嚴重的言多必失症。
除了正襟危坐 與 瞌睡蟲早起決鬥之外,
更難捱的就是「不可以說 我覺得:‧‧‧。」
以及 轟轟烈烈的肌腱炎語邏筆記本。
課堂上那些拼了命的筆記書寫、
擔心老師深奧又專精的提問、
被問題炸到時謹慎作答並小心迴避「我覺得」的開頭語、
學長姐前人們好心但效用不大的傳家筆記、
前仆後繼的錄音筆與消耗殆盡的電池、
課堂上聽了會昇華精進;回去聽了會升天歸西、
有很多口傳人都磨練過的絕世武功,都在這門課裡,
一想起[語言與邏輯] 就是哀鴻遍野與苦笑的美好回憶。
這是一門可以讓你 大三必修快速成長、
或者一個不留神 大四重修、
再者 不帶腦就大五三修的學年課,共計四學分。
沒得討價還價。
有很多課堂內容 仍受用至今。
如照片裡的手稿所呈:
嘗試清楚的描述,讓說者與聽者的理解更接近一致。
→所以我很常說 講清楚 講清楚一點‧‧‧是為了瞭解。
精確的語言,要靠平時的累積。
→那些隨便啊 都可以 無所謂等等的字眼,都是懶惰的對話。
偶然或碰巧我們解決了某件事情,不表示一直都能迎刃而解。
→特別是狡辯的強詞奪理,我們不會一直都講得贏。除非我們眞的有理。
無論遇到任何事,你的偏見往往無法涵蓋事實。
→用偏見來解釋世界的人,是某種程度的不講理。
對話中,有權利不說話的人 才是最有利的人。
懂得拿捏 說 與 不說 的分寸,勝過於 說得精采 天花亂墜。
如果今日 某種程度上我是一個嚴格的說者與聽者,
那是因為 開口的人往往都太隨意的說了無理的內容。
我不喜歡過度偏見的對話內容,那是對於聽覺的侮辱。。
^picky^
●記憶裡的豔夏●
- Feb 29 Fri 2008 14:01
[語言與邏輯]肌腱炎筆記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