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

FontManager1.png            FontManager2.png

 

 

 

一直很不想去討論這問題,只因不想引發戰文。

但繁簡之爭 根本上就不該是政治立場的問題。
而是牽涉了民族習性和思考模式的問題。

華語文字非拼音文字 是經過六書演變而來,
自有其歷來與典故可循,
不是簡化成有邊讀邊 沒邊讀中間 就能夠解釋得了,
了解了典故之後
,每個字的習得將變得容易且印象深刻。


舉例來說:
」 和 「」  是可以一同學習的一組字,
對外籍生 解釋了「隻」是單一的意思,再告訴他們:兩個隻合起來就成了「雙」,
看著字型解釋 能夠一清二楚。
而當「隻」簡寫成了「只」、「雙」簡寫為「双」,
得要兜個圈子才能夠把「两只 是 一双」的概念給解釋清楚。

當一個母語非華語文人士在學習華語文的時候 都懂得問why
而反觀自身 寫得出部首拼湊堆疊的字 卻講不出個所以然的時候,
難道不會自問 為什麼這個字要這樣寫?意義何在?

拉丁語系、英美語系等即便是拼音文字,多數尚且遵循著字根字源發展而成,
字彙意義與由來皆有跡可循。
而簡化了的漢字呢?
難道沒有人寫著寫著好奇這些看起來像字的符號究竟哪來?
符號系統規則何在?
當上頭的人可以打破造字規則的時候,在下面的人也跟著隨意隨使用方便而造字。

簡體字 隱含著 不求甚解的民族習性。

從不問為什麼,只貪圖方便;
不知其所以然,也不想弄清楚,只要撇個幾筆 看起來像個字 就得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^Miu^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